新闻 | 人效数据,入微经营——穆胜咨询2024人效管理精品课顺利收官

2024年5月17日至18日,由穆胜咨询主办的“2024人效管理精品课”在青岛海天金融中心酒店盛大举行。浙江正泰集团、世纪金源集团、湖南有色金属控股等十余家明星企业纷纷组队从全国各地奔赴美丽琴岛参加了本次课程,共同探索如何通过数据精算来穿透人效迷雾,如何基于人效数据来推动经营。

 

 

本次课程是穆胜咨询首次以“超高浓度”的形式披露人效管理方法论,其汇聚了穆胜博士为首的团队在该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对于这样的明星课程,自然也需要明星讲师的驾驭。两天的时间里,穆胜博士主要讲解理念与方法,搭建框架与落地方法,穆胜咨询合伙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访问学者娄珺老师则主要讲解了数据精算的内容。

 

 

课程伊始,穆胜博士首先从生意角度强调了人效的重要性,他认为人才流和资金流是企业业务流成长的两大动力,而人才流配置是否科学、人力资源部的工作是否出色,就体现在人效水平上。

 

而后,他引入了“穆胜人效矩阵1.0”,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详细拆解了人效指标。穆胜博士表示,不同企业、不同的企业里的不同业务,需要关注不同的人效指标,而不同的人效指标设定体现了企业在战略上进攻或防守的选择,会牵引业务走向不同的方向。

 

 

在此基础上,穆胜博士引出了人效管理项目的两类主要工作:一是人效解码,即将公司的整体人效要求分解到各个考核部门。二是人效赋能,即在被考核部门产生了人效提升的需求后给出针对性的方法。

 

对于这两个部分,穆胜博士都给出了原创并经过实践验证的解决方案,堪称诚意十足。例如,对于前台的人效解码,他抛出了“穆胜人效矩阵2.0”,给出了穿透生意的四类人效指标;再如,对于中后台的人效解码,他给出了“中后台人效考核两原则”,力图帮助企业找到中后台向前台输送弹药的经营价值;又如,如何驱动人效提升,他给出了“人力资源战略地图”,以便帮助企业快速挖掘人效红利……

 

 

全新的组织与人力资源理念,宏大的生意与战略视角,犀利的经营管理论点,有温度的企业实践方法,让在场的学员应接不暇,频频点头,课堂氛围迅速被点燃,而后就一直维持在高热状态。

 

某位学员感叹:“我几乎读遍了穆胜博士的所有著作,可以说是忠实粉丝,本来以为对他的观点已经了然于胸,但现场聆听,感觉还是很不一样,听到了观点里更多的隐藏信息,听到了操作的温度,听到了太多新东西……”

 

在穆胜博士搭建的框架里,娄珺老师引入了严谨的数据逻辑,轻巧呈现了穆胜咨询沉淀多年的人效功力。

 

 

首先,她对人效数据精算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专业讲解。她表示,在选定人效指标后,最大的难题就是设定人效目标值,即Baseline(基线),但当前的现状是,大量企业埋怨数据不全、太乱,不确定性事件影响预测准确性等,因此随意设定Baseline,这其实是缺乏数据处理能力的体现。基于几个真实案例,她分享了四种人效Baseline的划定方法,即趋势外推法、标杆基准法、人效附加值HEA法和弹性Baseline设定法,诠释了什么是数据上的优雅思路、简洁方法和决策价值。

 

而后,针对推动人效提升的队伍和职能维度,娄珺老师也呈现了若干极具穿透性的算法指标,如扁平化指数、战斗人员占比、CCRH等。在讲解完这些指标后,她更结合穆胜咨询长期的大样本调研结果,犀利点评了中国企业在队伍建设和选用育留职能运作上的顽疾。

 

 

娄珺老师分享的内容,让现场的学员颇为惊喜,以至于频频发出感叹:“这些指标和Baseline设定方法太实用了,我们回去就可以用!”有学员更是表示:“我们感觉你们呈现了咨询项目级的方法,我们上一次公开课,就能感受深度咨询的方法论,太划算了。”

 

当然,授课内容也收获了“老粉”企业的共鸣,有学员谈到:“我们是穆胜博士多年的粉丝,他提出的扁平化指数,我在上家企业时就在用,一直用到现在的公司,已经成为核定业务部门编制的通用方法了,效果非常好!”

 

据悉,为助力寒冬中的中国企业,帮助实践者们找到降本增效的正确方法,穆胜博士领衔团队开发了本次课程,尝试将穆胜咨询的人效管理方法论精华浓缩其中。本次课程也经过了穆胜咨询内部若干次的打磨,几乎牵动了所有部门,前后迭代了10余个版本,课程中的每一个字可谓都是精华。

 

 

延续寒冬中企业如何“活下去”“保增长”的主题,本次课程结束后,穆胜咨询也计划在7月即将举办的“2024第三届中国企业平台型组织论坛”上,披露关于“如何进行组织精炼”的干货内容。

 

【学员反馈】

 

人效管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是很多企业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当经营受阻时,从业务管理层一直到人力都会把目标趋向如何将成本效益提升。所以,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在这个领域里快速找到方向、路径,呈现结果价值给到公司,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但是人效管理这个话题其实谈了很多年,很多的人力资源工作者也在这个领域生根,却没有在底层逻辑上找到有效的方法和共识。这次通过和穆老师的交流,以及在课堂上深入的学习,我觉得至少对于如何正确的去看待人效管理,以及它和企业经营之间的关系,是有很大启发的。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将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理念,在未来的具体工作和人力资源体系长期建设里进行一定程度的落地。

 

特别是在这个领域里面涉及到了大量技术层面的东西,一定程度地脱离了人力资源原来的理念基础,跟财务、数学、经济模型都有或多或少的关系。我们需要掌握一些跨专业的、跨人力资源模块的东西,对于概念的理解,以及模型的应用层面能有更多的帮助。所以,这样的专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至少可以帮我们去打开一些窗口,同时也奠定一些跨专业的知识基础。

 

——世纪金源集团CHO马琪

 

两天的培训有很多收获,最大的收获是转变了传统工作过程当中对于人效和组织管理过往的认知。听完课程之后,感受到了数据的重要性,对于我们工作未来的转型,包括工作内容变化,都提出了新的理念。同时,我也收获了很多非常实际、可直接操作的工具,能够快速地运用到实践过程当中,用来指导以前工作中的一些误区,或者说是避雷一些陷阱。

 

希望未来能够有机会更深入地与穆胜咨询的老师们进行交流,用于指导我们的工作,让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更多地服务于企业业务一线。

 

——世纪金源服务集团人力资源总经理张宜文

 

本次参与穆胜咨询的课程,是因为穆胜咨询是我在网上高度关注的一家专业咨询机构,包括我也拜读过穆老师的书籍,每次都有很多收获。本次在线下亲自感受到穆老师的风采,以及他对数据的研究,对于战略和业务的理解,对于人力如何支持生意的阐释,感觉不虚此行。通过本次的学习,对人效的解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也有了切实可行的工具抓手。尤其是,人效赋能的环节对我们经营也有更多的启发,也希望有更多的行业伙伴能参与到这门课来,把人效做精实,帮助企业进一步增长。

 

——正泰电器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周航

 

这一次参加培训的收获还是很丰富的,对于人力资源跟业务之间的这种联动关系,对于人力资源应该怎么跟业务进行接触,对于深入理解业务、财效、人效之间的三角关系……还是有很多的体悟。希望以后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真正让人力资源的价值体现出来,而不是只停留在人力资源本身这个层面,希望在这个方面未来能有更多的实践成长。

 

——京山轻机集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陈金华

创建时间:2024-05-21 10:31